第8版:专 题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名家话文化
建设一流的文化中心要脚踏实地
百花齐放做好地域文化保护和传承
发挥区域地缘优势,统筹推动三大文化带建设
打造北京城市文化符号
曲艺要在北京老百姓的生活中生存
打造北京面向世界的文化名片
在传承与创新中坚持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要以我为主,发展文化要落在实处
北京是全国戏曲的大码头 要充分发挥其核心影响力
在多维的时空交点上创新发展




 中国文化报 >  2019-12-05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自信要以我为主,发展文化要落在实处
——专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

    北京现在的文化资源已经是全国最丰厚的了。第一,它有全国最好的文化设施。第二,它集聚的文化资源是全国最丰厚的,最广泛地吸收了国内外艺术与文化方面的人才。第三,它聚集了最多的文化创意产业,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发展优势。我们现在能看到,它在积极引领着文化的发展方向,辐射、影响着全国乃至世界。

    尽管北京有丰沛的、完善的建设文化中心的条件,但理性讲,它的未来还具有很大发展空间和未释放出的发展潜力。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是一个现实情况,又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它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既需要目标准确,加速发展,也需要久久为功。

    我的观点通俗说来就是北京现在已经是有相当的影响力的城市,但是它需要进一步提升。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大城市来说,北京对比其他一些重要的全球性的大城市还存在一定差距。它的文化的整体辐射力还有提升空间。客观来说,北京的文化还不够开放。比如说北京虽然有不少国家级演出场馆的存在,但是演出频率并不够高,文艺作品也需要进一步将观众心底的声音表达和演绎出来。我们优质文化资源的对外影响力也有限。北京的城市生活也应该被考虑进去,这些方面和国际一流的超级大都市之间还存在距离。

    我们的社会现在正在进行一个非常丰富而深刻的转型,比如说疏解非核心城市功能等等举措,现在已经可以看到新的面貌和方向。这样的转型过程需要时间,富有探索性。这个过程中需要找好机遇,需要把握节奏。比如我们如何更好地在城市内部创造更有魅力的文化生活?这需要长期的运营、涵养、打造,要汇集民间的、官方的、社会的多种力量进行协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