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文化交流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环球参考

第3版
文化广角
  标题导航
塔布拉大师扎克尔的魔力
奥地利加强边境地区的跨国文化交流
“歌德音乐夏夜”即将在京开幕
圣马力诺发行
“通向2010年上海世博会”邮票
非洲客座艺术家作品展开幕
第五届“中华缘杯”中文大奖赛在首尔举办
到韩国介绍中国端午
为中国演艺业进入拉美市场支招




 中国文化报 >  2009-06-10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塔布拉大师扎克尔的魔力

  扎克尔·侯赛因就是有这样的魔力:只用十指与手掌,便在一对结构精密的塔布拉鼓上,翻飞出精彩绝伦的复杂节奏,时而神秘悠远,时而急风骤雨。在前不久举行的“放歌世博——2009上海世界音乐周”上,在50分钟的表演时间内,席地而坐的他用神奇的指和掌,让全场观众自始至终处于凝神屏吸、攥手成拳的痴迷状态,而当他最终将双手抛向空中,全场旋即被潮水般的掌声淹没。

  曾经迷失

  在民族文化中找回自己

  这是扎克尔·侯赛因这位世界级塔布拉鼓大师在中国的首次亮相。在印度,他是最好的塔布拉演奏大师;在世界乐坛,他的名字,就是塔布拉鼓的代名词,同时也是世界音乐的代名词。这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他受到国人爱戴,又名扬世界。他来自拥有古老文明的国家,却不必墙内开花墙外香。他演奏的是拥有几百年历史的乐器,却不必局限于小众群体。他是将印度古典音乐成功带到全世界的备受尊敬的艺术家。

  出生于印度孟买的他曾师从塔布拉鼓大师乌斯塔德·阿拉·拉罕,很早便被认为是演奏塔布拉鼓的天才儿童。他从12岁起,便开始跟随历史上最著名的印度音乐家们遍游全球。如今他每年在全世界的音乐会不少于160场。

  上世纪70年代初,18岁的扎克尔到了美国。与美国现代音乐人的接触与合作,使他一度产生动摇,他试图做一名摇滚音乐人。但他很快就发现,放弃自己身上最独特的东西是多么可惜。“当时我一心想搞摇滚。”扎克尔对记者说,“但是,渐渐地我发现,如果只是在一个乐队里做一般的鼓手,那我就和美国数不清的鼓手没有什么不同,如果我去做一个摇滚歌手,那么仅在加利福尼亚,就有成百上千个这样的歌手,我和别人有什么不同?”

  走过一段弯路之后,扎克尔决定做回自己。扎克尔对记者说:“让我与众不同的、独特的是我自己的演奏,还有,就是要尽可能与你的合作者们协同工作。我从自己的传统和文化里带来了一些自己的东西,那我就要成为我自己。我知道在美国有很多日本爵士音乐家,但是光在纽约,就有无数爵士音乐家,你得从自己的文化中给世界带来一些东西才好。来自非洲的众多知名音乐家,就带来了自己的文化,然后找出了一个能让它与西方文化结合的方法,这使得他们可以被接受。”

  尊重传统

  但要找到连结世界的通道

  作为一个严肃的印度古典音乐家,扎克尔不仅仅在印度被当成“国宝”,在世界范围内也堪称顶尖。他参与的现代音乐项目不胜枚举,其中包括与Mickey Hart共同创作格莱美获奖专辑《地球鼓》(Planet Drum);参与制作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幕式音乐;与纽约前卫音乐制作人比尔·拉斯韦尔(Bill Laswell)共同组建了世界音乐领域内的超级乐团Tabla Beat Science;在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领衔的《丝绸之路》中,扎克尔与马友友同台表演。他是继印度西塔琴大师拉维·香卡(Ravi Shankar)后,又一位把印度古典音乐成功带到世界面前,并赢得广泛尊重的伟大艺术家,也是世界音乐征服全世界的进程中的旗手人物。1999年,他从当时的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手中领得当年的“民族基金”,这是一个专门颁发给传统艺术领域最有建树者的荣誉。

  “我问过我的朋友、吉他大师乔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你何不在舞台上演奏一下西塔琴?乔治说,我当然可以,但如果我真的那样做,那就是在侮辱音乐,对西塔琴也是不公平的。同样,对我来说,我也可以偶尔玩玩摇滚,或许在朋友的婚礼上。而我真正要带给别人的,则是在我成长过程中一直伴我左右的东西,我要对我的乐器保持一种尊敬。我的声音,就是我的塔布拉。”

  扎克尔无法理解音乐上的所谓“墙内开花墙外香”,他说,要在世界范围内做最好的,那首先必须赢得自己国人的认可。“我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承认,这是因为我首先在印度是成功的塔布拉鼓演奏家。然后,你还必须懂得如何与来自不同文化的艺术家合作,在他们面前你要做你自己,还要找到有效的共鸣点,碰撞出新的火花。这样,你才能让世界范围的听众接受你。”

  记者问扎克尔,从当年的印度塔布拉神童,到如今世界音乐的旗手级人物,他使用的乐器是否有变化,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合作时,他的演奏方法是否也需要做出调整以获得成功的合作。扎克尔说,他演奏用的鼓和100年前的一模一样,他的演奏方法也和20年前一模一样。他表示,也许在向前辈学习和与同辈的交流中汲取的养料,以及与众多现代音乐家的合作,会带给他一些潜移默化的改变,但这些都不是刻意的。他说,或许真正的改变在于听众,在于听众的态度。扎克尔欣慰地说:“因为塔布拉鼓这些年来变得为更多人所知,听众在欣赏时也越来越感兴趣,这让我觉得我所有的付出都很有价值!”

  本报记者 林瑞华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