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理论视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 版

第2版
专 题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新时期,新特点,新儿童剧
江苏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建设成绩斐然
《算账》:一本有感染力的书
浅谈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关于大学教育本质的思考




 中国文化报 >  2009-07-17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苏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建设成绩斐然

  江苏省共有公共图书馆105个,博物馆108个,民间博物馆50多个;文化馆11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1313个,广播电台14座,电视台14座。全省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总数近2890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4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0处,总数位居全国第七位。世界文化遗产2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6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0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7座,省级历史文化名村4座,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2处。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持续加大。南京图书馆新馆、江苏国际图书中心、凤凰国际书城、江苏广电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先后建成,省美术馆新馆即将竣工。地方各级政府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新建、改建和扩建了一批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文化中心、文化公园等,加强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甚至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体现了城市性格,提升了文化品位。2007—2008年省财政先后投入9180万元,全省446个签约建设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500平方米以上建设标准。2008年全省乡镇文化站达标率为93.1%,村文化室达标率为69.4%,其中南京、无锡、常州、连云港等地乡镇文化站建设全面达标;苏州、无锡村文化室建设全面达标,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全覆盖。

  全省已有54%的行政村建有农家书屋,书屋总量达9341个,占全国已建书屋总量的近1/3。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全省覆盖率达65%,有线电视、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均居全国第一,苏州市在全国率先实现有线数字电视城乡一体化。

  截至2008年年底,全省共有各级公共图书馆105个,其中省级馆1个、市级馆15个、县级馆89个。市级图书馆平均建筑面积10667平方米,平均藏书76.12万册(件),县级图书馆平均建筑面积4663平方米,平均藏书16.89万册(件)。共有各级文化馆116个,其中省级馆1个、市级馆13个、县级馆102个。市级文化馆平均建筑面积4231平方米,县级文化馆平均建筑面积2363平方米。

  共有乡镇文化站1038个,平均建筑面积1125平方米;街道文化站246个,平均建筑面积1346平方米。全省行政村普遍建有文化活动室。已实施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3年,并提前两年基本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乡镇文化站500平方米达标建设任务。

  文艺精品总量增加迅速。“十五”以来,全省共有166部作品受到全国和省“五个一工程”表彰,它们都是经过群众检验、得到社会认可的优秀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江苏文艺创作的最新成就。在第一至十二届文华奖评选中,有39个剧(节)目获奖,其中6台剧目获文华大奖。从2003年至2007年,有8台剧目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其中儿童剧《一二三,起步走》、民族舞剧《红河谷》分别入选2003—2004年度、2004—2005年度十大精品剧目。在全国梅花奖评比中,共有38人次榜上有名(其中二度梅4人),在全国位列前茅。“傅抱石奖·中国画双年展”“林散之奖·书法双年展”、中国百家金陵画展、“笔墨新旅·万里写生作品展”“春天的故事·江苏省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美术书法作品大展”等书画艺术活动影响大,集中体现了江苏中青年画家的强大实力。在第十届全国美展上,全省入选、获奖作品总数均名列前茅。近几年来,先后推出了大型电影纪录片《新的航程》、电影《倾城之爱》、电视剧《卧薪尝胆》、《人间正道是沧桑》、《决战南京》以及以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为题材的一批重点作品。全省的图书出版在中华优秀出版物奖、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最美的书”等评选中,获奖总数均为全国第一;《新华日报》入选中国报刊广告投放价值百强排行榜日报前五强,《扬子晚报》荣获全国“最具品牌价值晚报十强”等荣誉。首届“国家图书奖”评选,全省有8部图书获入选作品奖、4部作品获入选提名奖,获奖总数位居各省区市第一,创历史最好成绩。江苏作家的作品在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儿童文学奖评奖中多人多次获奖。

  品牌文化活动璀璨夺目。近年来,全省主承办一系列具有国际、全国性的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影响深远,不仅带动了全省艺术创作与生产的繁荣,也为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成功举办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开闭幕式大型文艺表演、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中国百家金陵画展、全国流行音乐创作大赛(江苏赛)以及首届中国农民文艺汇演、南通博物苑一百年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百年庆典、江苏省文物节等文化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江苏的文化影响。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比赛、中国电影金鸡奖评选、中国民间工艺“山花奖”评选活动等国家级文艺奖项落户江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第31届世界戏剧节、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第九届亚洲艺术节、“德中同行”中德国家文化年等活动,大大增强了江苏在全国和世界的知名度。既注重品牌活动的塑造,又注重文化活动的创新,是近年来全省各地的又一特点。常州国际动漫艺术周、无锡吴文化节、中国徐州马可艺术节、张家港市承办的“长江文化艺术展示周”、扬州“烟花三月节”、连云港市“在海一方”暨“先进文化进万家”广场文化活动等大型品牌文化活动的开展,凸现了地区品位、宣传了地区特色,发挥了文化在地区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效提高。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据统计,2007年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总藏书量3490.7万册,比1982年增加了2.2倍,建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370个,公共文化服务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能力显著提高。与省远程教育共建村级基层服务点,实现了农村全覆盖,每天下午利用“远程教育”的“江苏视频”栏目向全省两万多个村级终端站点播出文化共享工程专题视频节目,深受群众欢迎。全省市县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社区)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正在逐步实现全覆盖。到目前为止,江苏建成全国文化先进县36个,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65个,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5个,国家一级图书馆47个,国家一级文化馆55个,总数均在全国名列首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