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春风而萌生的“漓江之声”,经过十年普及,十年提高,十年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广西桂林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展示艺术才华的大舞台,成为桂林这座国际旅游城市的亮丽名片。
“漓江之声”于1980年创办至今,已举办29届,共推出921台演出,演出单位7178个,演员达10万余人次,近百万观众观看了演出。“漓江之声”促进了传统艺术的传承和优秀作品的涌现,带动了桂林市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农村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的开展。
“漓江之声”之所以能够长期坚持并有旺盛的生命力,在于适应广大群众精神生活的新需求、新变化,不断在活动形式和内容上创新发展。“漓江之声”创办初期,主要是群众歌咏活动,之后,逐步拓展到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方面,并不断扩大活动规模和覆盖面。前10年的普及为后10年的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漓江之声”在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的同时,注重提高艺术档次和质量,并不断推出精品,从而增强了活力,拓宽了路子。
“漓江之声”之所以能够长期坚持并有旺盛的生命力,关键在于桂林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基层单位的大力支持。他们将此项活动作为推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效载体,作为实施“文化立市”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每年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保障。
本报记者 赵林英 通讯员 邓力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