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绘画鉴赏》
该书通过对徐悲鸿绘画作品的鉴赏,希望读者在图文互动中全面了解徐悲鸿艺术,深切体会其艺术的独特魅力。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杰出的画家、美术教育家。他热爱艺术,擅长素描、油画、国画,培养并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画家,被称为“中国现代绘画之父”。徐悲鸿绘画熔古今中外画法于一炉,显示出广博的艺术修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油画融合西方写实技法等绘画因素,表现出深厚的写真功力。他立足素描,革新中国画,建立了新型美术教育体系。他的中国画,继承民族优秀传统,吸收西洋画法,为中国画的革新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唐培勇 赵辉 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
《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
在1968年至1980年间的上山下乡运动中,大约1700万城镇中学生被下放到农村,这对整整一代青年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打乱了几百万有关青年(数量大约占那一代人的一半)的生活秩序,而且影响到他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以及整个社会。该书作者认为,他们这一代人是“失落的一代”也是“迷惘的一代”,同时也是“思考的一代”。这场运动在所有知青的身上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最后只能用舒婷的诗来真切表达他们的感受:我决不申诉我个人的遭遇。错过的青春,变形的灵魂,无数失眠之夜,留下来痛苦的回忆……但是,我站起来了,站在广阔的地平线上,再没有人,没有任何手段,能把我重新推下去。
(〔法〕潘鸣啸 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篆楷字汇》
篆字是一种什么字?从广义上来说,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及春秋战国时流行于六国的文字和小篆。狭义上则指籀文(大篆)和小篆,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篆字。对篆字,我们似曾相识,却更感陌生。它虽然美观但难读、难写、难查。《篆楷字汇》以篆字为主体研究对象,以篆字为字头,以篆字字形为基点,以繁体楷字为参照,以简化楷字为标尺,以汉语拼音为纽带,且具有篆—楷和楷—篆双向检索功能,在汉古文字篆字和现代楷字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较好地解决了篆字识读等问题,为古文字、考古、收藏、书法等爱好者和专业人员提供了便利。
(殷雨安 著 中国书店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
《燃烧的男孩》
近日,李枫首部长篇小说《燃烧的男孩》一书在全国各大城市同步上市。李枫是“青春文学第一刊”《最小说》杂志的人气作者,第一届“文学之新”大赛人气选手。《燃烧的男孩》以第一人称讲述了5个不幸的孩子相互陪伴、彼此支撑,共同面对外界的欺侮与各自家庭的变故,最终却分崩离析的故事。对于作者和作品,作家刘震云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李枫是第一届“文学之新”大赛选手中,我最为欣赏的一位。他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物关系和作品结构,拥有充分的想象力,情节、语言和人物描写的能力也出乎我的意料。他认为,《燃烧的男孩》感情真挚,有着撼动人心的力量。
(李枫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
《门萨的学徒》
李海洋是“80”后代表作家,著有《少年查必良伤人事件》、《乱世之殇》等长篇小说。《少年查必良伤人事件》在《萌芽》杂志连载数月,声名鹊起,成为了2004年“《萌芽》文坛”的一个突出现象。李海洋以鲜活有张力的文字、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真实地展现了青春的激情与热望,成长的叛逆与迷惘,让人在感受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的同时,还发人深省。但继《乱世之殇》之后,李海洋沉寂了多年,开始潜心写作他的第三本小说《门萨的学徒》。这本小说可以说是李海洋的转型之作,是他告别青春时代的作品。
(李海洋 著 新星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
《单独行走》
出版人要力石的散文新作《单独行走》近日出版发行,著名作家肖复兴为新书作序。书中收录的30余篇精炼散文,记录了作者20余年来感人的生活点滴和一路走来的人生感悟。正如作家肖复兴在序中所言:“他的心是敏感的,笔是勤奋的,纵使劳务繁忙,行色匆匆,那一缕属于散文的情怀是割舍不断的……”书中收入的散文有明显的时代烙印,读者在享受散文之美的同时,还可以触碰到身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一代人的心灵世界。
(要力石 著 大众文艺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