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是曹禺的第一个艺术生命,也是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1998年,我带学生在北京开音乐会时见到莫凡,他告诉我正在着手把话剧《雷雨》改编成歌剧。我当时向莫凡表示,等歌剧《雷雨》搁笔时,我们上海音乐学院歌剧艺术中心一定为作品试唱。想不到在莫凡的《雷雨》完成后,我却得了重病,当时因为承诺不能得以兑现而抱憾。直至2000年莫凡与上海歌剧院正式合作后,我才变遗憾为关注。
《雷雨》在小时空中演绎了具有摄人心魄力量的大主题,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剧本、音乐、舞美、表演、乐队、指挥和导演等各个组成要素具备了高度的平衡,在较高层次上达到有机的结合,营造出歌剧综合美的特有魅力,因此于2001年在“上海之春”中以音乐会版的形式露面,就受到各界人士的赞誉,被评为唯一一部获得优秀创作奖的音乐作品。随着在细节上的不断修改,之后的舞台版演出则更为成熟,它必将成为近年来我国严肃歌剧创作中为数不多的艺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