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艺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地方文化

第4版
环球参考
  标题导航
歌剧《雷雨》:一部优秀的民族原创歌剧
用音乐解读和抒写的《雷雨》
再度欣赏歌剧《雷雨》
周小燕:中国歌剧创作中为数不多的精品
吴祖强:歌剧《雷雨》是一个创造性成果
李光羲:上海歌剧院在培养观众
童道明:了不起的成功是唱出了曹禺的心声
陈薪伊:歌剧《雷雨》让我惊讶
刘廷禹:特别想说四个“敬重”
马也:看歌剧《雷雨》有三个感受
居其宏:悲剧时代人性悲剧的歌剧演绎
赵忱:我听见“雷雨”在歌唱




 中国文化报 >  2010-09-07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吴祖强:歌剧《雷雨》是一个创造性成果

    如何让歌剧这种形式变成老百姓能够接受的形式,还能符合当代的潮流,这是一个课题。

    歌剧是一种外来艺术,《雷雨》由话剧改编成歌剧是个很大的难题。莫凡既编剧又作曲,在内容处理和艺术表现形式上很适合歌剧的特性。演出当天我在电梯里面听见一对老夫妇说:“我们还以为是话剧呢,进了剧场才知道是歌剧,我们买票买错了,但歌剧还真的不错。”这说明歌剧《雷雨》给观众的影响非常大,一种舞台表现形式变成了另一种舞台表现形式,我感到非常欣慰。

    曹禺在1936年为《雷雨》写了很长的序,文中提到,最触动他的、让他想写这部作品的人物就是繁漪。莫凡在歌剧中以繁漪为主线的改编很符合曹禺的思想。他把主要角色从8位精简为6位,戏剧冲突更为集中。歌剧《雷雨》在新时代歌剧创作中是很突出的一部。舞台设计和调动非常丰富,都显示了很有分量的创造性努力,这是一个合作的成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