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环球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环球论坛
  标题导航
文化遗产拒绝“非正常损失”
国人不再需要格莱美了吗
精神消亡令日本相扑沉沦
韩国艺人为何青睐被“打包”推广
国际会议有望告别浮夸浪费?




 中国文化报 >  2011-02-17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神消亡令日本相扑沉沦

    一夜之间,在日本曾受到万众尊崇的国技相扑惨遭众人唾弃。日本相扑界的“八百长”假赛丑闻闹得沸沸扬扬,导致今春大相扑赛季停赛——正式赛季因丑闻停赛,这是日本大相扑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同时,今年预定在日本全国30个地方进行的相扑巡回表演赛也被迫取消,令400多年来风雨无阻的全国巡演传统蒙羞。日本相扑协会理事长放驹辉明携协会高管含泪道歉的镜头在日本各大电视台反复播出,引人嗟叹。

    日本有这样一个典故:人们原本把商品丰富的蔬菜水果店称作“八百物屋”,简称“八百屋”。明治时代,一家八百屋的老板长兵卫与相扑长者伊势海五太夫是围棋好友,长兵卫在棋艺上略胜一筹,但出于生意上的考虑,他在对弈时故意输给伊势海以博其欢心。由此,故意输给对方的行为在相扑界被喻为“八百长”,并延伸为竞技界假赛的代名词。

    对于日本的其他赛事如赛马来说,“八百长”是犯法的,但是偏偏在相扑比赛中,并没有不许“八百长”的规定。实际上,“八百长”现象在日本相扑界并不是一个秘密,而且以前也并没有被当做什么丑闻。有人开玩笑说,为了表示对神明的尊敬,“八百长”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摔跤、相扑在古时是神祇祭祀活动的一部分,是对神的奉纳。最初的相扑奉纳就是一个力士在台上摆样子。因为其对手是“神”,势必要装出输掉的样子才行。即使发展到后来的竞技比赛,某些“八百长”现象也是被日本人所接受的。相扑比赛不设体重级别限制,一个体形矮小的选手往往要挑战体重是自己数倍的对手。相扑共有10个等级,差一级,待遇就是天壤之别。一场胜负可能会关系到力士的级别,对手如果输了,就要遭到降级,动了恻隐之心的力士往往会放对手一马。对于这样的“八百长”,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不过,现在的力士之间的“八百长”却已走了样,他们所做的勾当是赤裸裸的金钱交易。按照目前披露的信息看,相扑界有明码实价的“八百长”价格表:输给上级,可获80万日元,而下级之间一般为20万日元。

    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日本《周刊现代》早在1997年就曾登载有关人士的证言,揭露相扑以金钱交易为目的的假赛,结果被日本相扑协会以“损害相扑圣洁名誉”为由告上法庭,最后《周刊现代》因缺乏确凿证据而败诉。近年来,由于相扑选手打人、吸毒、赌博事件频发,其“圣洁名誉”早已千疮百孔。更加让日本国民痛心的是,日本警方正是在对去年发生的相扑选手参与棒球赛赌球事件的调查当中,意外地获取了假赛的确凿证据,这无疑成了摧毁日本国民信任的最后一根稻草。日本国民彻底愤怒了,他们斥责相扑假赛让国技堕落为“国耻”。

    笔者以为,在相扑沉沦的背后,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值得警惕。传统文化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在经历大风大浪后积淀下来的某种精神,往往是其能够绵延不绝的根基。相扑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不衰,不仅是因为它是一项有趣、刺激的竞技体育项目,还因为其精神所强调的光明磊落的品格。当相扑选手为金钱而作假时,相扑依托的精神根基便荡然无存。在以经济利益为先的环境里,如何保障传统不变味,这对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艺术、体育项目来说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月 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