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文化交流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环球论坛
  标题导航
中沙文化合作的新起点
在华盛顿欢度中国春节
《程婴救孤》美国演出反响热烈
中国民乐添彩法国“欢乐春节”




 中国文化报 >  2011-02-17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华盛顿欢度中国春节

    中国驻美使馆文化处的“饺子铺”生意兴隆。张人璧 摄

    这是一座典型的18世纪法国风格建筑,2月10日正月初八晚,安静地蜷缩在美国华盛顿西北区16街繁华闹市一隅的子午线大楼,霎时热闹起来。大门两侧被晚风轻拂的大红灯笼和中国结,将一位又一位宾朋迎进了喜气洋洋的中国春节活动场景。

    正在这里举行的是华盛顿地区“欢乐春节”中国美食之夜活动。大楼内,灯笼高挂,十二生肖挂件、福字、布艺鱼挂件、“欢乐春节”招贴画环绕每个房间四周;银屏上,是舞龙、舞狮、放烟花等最有代表性的春节场景;广播里,传来的是《喜洋洋》、《新春乐》等欢快的乐曲……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色香味美的中国佳肴。

    中国驻美国大使张业遂在致辞中向来宾们致以节日的祝福。张业遂说,春节是中国传统佳节中最重要的节日,中国春节庆祝活动的核心是迎喜接福,表达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愿同美国各界朋友一道努力,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中美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美国子午线国际中心主席斯图尔特·霍利迪在致辞中表示,美中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子午线中心作为世界知名的文化交流中心愿意为增进美中交流与互信做出贡献。

    由驻美使馆和美国子午线国际中心联合主办的兔年“欢乐春节”活动,在电子请柬发出后24小时内,便收到了170份确认参加的回复,占到原计划300位嘉宾的一半以上,在请柬发出后48小时内,人数便已突破计划中的300人,主办方不得不提前关闭网上回复通道。

    子午线国际中心是美国国务院下属的半官方性质、非党派、非营利性公共外交机构,在华盛顿地区颇有影响。由驻美使馆与该中心联合邀请的来宾,包括美国会议员、国务院官员、资深外交家、社会活动家、知名智库学者、企业总裁、重要文化机构负责人等,这就确保了前来参加活动的来宾都是来自美国上层社会有影响力的人物。张业遂大使、邓洪波公使以及馆内各处室的参赞等资深外交官悉数出席。

    主办方的良好愿望,显然得到了华盛顿主流人群的热情回应。有些女嘉宾穿着旗袍喜气洋洋地步入子午线大楼,也有男嘉宾还没走到签到桌,就用中文大呼小叫:“过年好!过年好!恭喜发财!”

    子午线大楼面积有限,过去举办过的活动中,最多容纳不超过300人,但这一晚来了近400人,出于安全考虑,主办方临时在庭院里安装了户外暖气,以扩大活动空间。

    既然是“美食之夜”,让来宾们品尝中国美味佳肴当然最重要,但对于驻美使馆的活动策划者来说,这远不是活动的终极目标,他们希望通过品种有限的菜品,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为此,驻美使馆首次出动使馆本部及4个甲类处的厨师,精选了川菜、鲁菜、淮扬菜、粤菜四大菜系中最经典的菜品。华盛顿地区不乏各类中国餐馆,但中国大使馆出手,要的就是正宗二字!文化处牵头专门举行了策划会,就菜品设置做了精心设计和分工。

    活动现场,武官处、商务处、教育处和办公室的厨师分别摆出了川、鲁、淮、粤四大菜系的专台,文化处除负责宫廷小吃专台外,还在显要位置摆上了“饺子铺”,来宾们一边学习包饺子,一边品尝自己的成果。每个专台前,期待着大快朵颐的来宾们排起了长队,桌上还放置了菜系英文简介和中英文菜名,厨师们亲自给客人盛菜,各处室还安排了年轻的外交官用流利的英文解答来宾们的各种问题。

    在宫廷小吃专台前,一位在美国生活了30多年的华人女嘉宾动情地对厨师说:“艾窝窝,地道!还是小时候的那个味儿!在这儿没地儿找!”说完便一个劲儿向同来的美国友人介绍和推荐起来。美国国务院中国和蒙古事务处,当晚来了14人,他们大多数有在中国工作或旅行的经历。其中一位官员用中文对记者说:“我们的胃在中国都被惯坏了。今天晚上过来,一是会朋友,二是要放开吃。人人都知道中餐好吃,可这儿本地餐馆的中国菜都被美国化了。”这位官员边说边从教育处厨师手中接过了一份烤鸭卷。

    文化处的“饺子铺”生意最为兴隆。为了确保人人都有口福,工作人员一次只给每位来宾盛两只现煮的饺子,但不断有人“讨价还价”,还有人刚吃完就又站到了队尾。一位多次排队的来宾被工作人员“识破”后,大大方方地来了句“好吃不过饺子”,引来现场一阵笑声。

    活动期间还特地安排了中西音乐表演。美国长笛与钢琴演奏组合“西利奥与瓦刚”,特拉华大学教授、小提琴手高翔,巴尔的摩交响乐团大提琴手李波演奏了《梁祝》、《孟姜女》、《渔舟唱晚》、《幻想曲》等中外乐曲,赢得阵阵热烈掌声。

    驻美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李冬文对记者说,我们把年过到美国主流场所去,过到主流人群中去,就是希望更有效地打响春节品牌,借此广交朋友,也让主流人群知道,如今的中国不光是GDP上去了,我们的文化更有魅力,我们的人民也很友善。只有了解了中国的文化,才算真正了解了中国。

    本报记者  林瑞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