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非遗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文化贸易
  标题导航
台湾民俗文化将在泰山集中展示
格鲁吉亚陶缶酿酒将“申遗”
河北竹林寺寺庙音乐急待抢救
山东阳信推动非遗进校园
让传统节日“活”起来
“传统的东西没有丢”
感恩情怀、生命意识与应时精神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2-04-02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阳信推动非遗进校园

    本报讯  为保护传统民间艺术,传承和发展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日,山东省阳信县在商店镇小桑小学举行了非遗传承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正式开展以“西河大鼓”“毛竹板”为代表的优秀民间艺术进校园活动。

    阳信县非遗资源十分丰富,传统民间艺术种类繁多、技艺精湛,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省级项目2项、市级项目12项、县级项目99项。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优秀的民间艺术正面临消亡危机。针对这一现状,自去年起阳信县文广新局、文化馆便着力于非遗传承,他们决定另辟蹊径,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以在校青少年为生力军,加大非遗在中小学校的传播力度。目前,该县已在洋湖乡、劳店镇等乡镇成立了非遗进校园示范点,拟从娃娃抓起,实现非遗的后继有人。

    (张 莉  司海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