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兼中国文化报社社长 刘承萱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已经举办了3届,今天是第四届的专家评选。这项活动能有今天这样的影响力,这么多成果,在诸多城市引起高度的重视,与评审专家组每一位成员辛勤的工作和付出是分不开的。可以说,名街评选推介活动的成果里凝聚着专家组每一位专家的心血,尤其是几位老同志,他们把评选出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像自己哺育的孩子一样珍惜和爱护。这也体现了我们老一辈专家学者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执着与热爱,反映出我们文物保护工作者对崇高理想的追求,给我们做出了非常好的榜样,也激励着我们将这项工作继续做好,进行到底。
正是因为有大家的支持、指导和投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才得以在几年的时间内,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成长为一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文化品牌,成为推介那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鲜明地域色彩以及蓬勃发展活力的历史文化名街的重要平台,成为保护这些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力量。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的成功,还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标准公开、大众参与、专家指导、媒体监督”的原则。此外,我们积极利用各种平台,发挥媒体优势,不断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尤其是去年以来,我们围绕评选推介,不断丰富活动的内涵,延伸活动的内容,有效扩大了活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其中有些活动,我们的领导同志,尤其是文化部党组成员、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单霁翔同志积极参与、亲自主持,为名街推介活动和名街的保护,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一是去年的中国“文化遗产日”当天,我们通过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平台在山东济宁公布了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结果,同时在曲阜孔子研究院举办了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展览。这两项活动同时启动,单霁翔同志和山东省政府的主要领导出席,与会的海内外代表参加,影响非凡。
二是隆重举办10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揭牌仪式。为了把评选推介活动做得更加完善,引起各地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我们非常重视揭牌仪式。10条入选街道举行了10次揭牌仪式,受到街区干部群众的欢迎。其中,大多数的活动,单霁翔同志都亲自参加,他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对历史文化名街评选的重视,为我们这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提高了这项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
三是编辑出版精装豪华大型图书《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第三卷)》。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工作结束后,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推介活动组委会一边与有关领导和专家约稿,一边积极联络中国青年出版社与各入选名街,编辑资料、挑选图片,认真负责地编审好书稿、图片,中英文重点介绍、展示了第三届入选的10条历史文化名街。
2011年6月11日,文化遗产日期间,该书出版发行,从内容到版式均受到了一致好评。
四是我们和日本东京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举办了中国文化历史名街展。去年12月在东京举行的为期一周的展览,在日本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很多观众看完以后,准备组织专门的旅游团、考察团,来中国对历史文化名街进行深度考察,由此成就了一个文化旅游项目。
五是组织部分街区的管理人员在日本进行考察、学习。代表团成员对日本文化名街和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考察,得到了启发,受益很大。
六是举办了历史文化街区管理人员培训班。我们邀请了一些著名的专家为来自基层的历史文化街区管理人员授课,提高了他们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七是加大对历史文化名街的研究力度。评选只是对名街今天的开发利用做一些宣传和推介,让它为当今社会和人民群众服务。对于名街在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如何让它再现当年的辉煌等问题,还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已经和国家文物局、文化部取得联系,把名街研究列入重大课题。
八是为名街保护的立法工作做一些前期的准备。我们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专家和评审专家组的专家,共同起草了《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保护管理办法(草案)》,目前已报国家文物局,审核通过后发布。这对名街保护纳入科学规范法制的轨道,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和街区的响应。去年12月,第四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启动以来,组委会收到来自北京、广东、四川、安徽、西藏等24个省区市提交的街道(区)申报材料。今天的专家评审会,就是要从这些申报街区中遴选15条入围街道(区),进入大众评选阶段。我们相信,有各位专家的参与和支持,本届名街评选活动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为保护和推介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