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明
作为孩子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儿童剧如何创新,作家、艺术家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将孩子们引进演出剧场,这显然是一件值得用心用力去做的功德无量的好事。因此,评歌剧《小英雄雨来》的创作与上演,就显得很有价值,也颇具意义。该剧在《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优美音乐中拉开序幕,剧中4名当代少年儿童通过网络穿越时空,了解了雨来要求参军、请缨送信、布置假雷、不怕拷打等一系列情节,感受着雨来浓浓的爱国情怀。
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文艺发展飞速,拥有了一批优秀的儿童文艺作家、艺术家及出色的儿童文艺作品。但也应该看到,相较成人文艺,儿童文艺仍然陷在数量较少,质量不高,内容与形式过于呆板、简单、传统等的困境之中。儿童评歌剧《小英雄雨来》在故事发生地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的成功首演,实属正逢其时,这部剧以作家管桦创作的同名小说《小英雄雨来》中的主人公雨来为原型,用评剧、歌、舞相融合的形式,再塑了一个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小英雄。该剧由河北唐山丰润评剧团历时两年精心打造,跨越时空,引领爱国精神,成为该作品的最大亮点。
该剧摒弃了既往单纯描写抗日战争时代的环境的传统老旧方式,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把当代儿童引领到抗日烽火年代。整场演出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结构全新呈现,将儿童趣味性、评剧地方性、音乐欣赏性融为一体,采取新颖的时空对话形式,在每个场景结束之后都穿插一段现代儿童聆听《小英雄雨来》故事的感想与反应。其中,在雨来深夜出行的一段剧情结束后,几位当代的小学生对雨来的行为各抒己见,路灯、电脑、“神马浮云”等带有新时代烙印的事物和词语纷纷出现,表现了时空之间鲜明的对比。作品除了讲述小英雄雨来的故事之外,还展现了身处不同时空之间孩子的矛盾。通过沟通与引领,使当年的爱国主义精神与今天的儿童产生碰撞、共鸣,最终走向融合。所以,这部儿童评歌剧的社会价值也远大于经济价值,它弥合了当代儿童精神的缺失,让孩子们真正懂得爱亲人、爱家庭、爱祖国。
该剧首演现场不断传来的阵阵掌声,观众跟着生动的演出走进了激情燃烧的年代,小主人公命运的起伏让他们或激动、或赞叹、或愤恨、或沉思。为了更加符合少年儿童的观赏习惯,扮演雨来的青年演员张岳云和剧团的50多名演员不断地揣摩、拿捏,不分昼夜地排练、检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经典的台词,在演出结束后仍被观众反复提起且津津乐道。学生陈欣然说:“雨来不怕牺牲的情感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报效祖国。”
歌剧与评剧“嫁接”,是《小英雄雨来》艺术探索上的一个创新。歌剧好听、易懂,而评剧本来就形成于唐山,流传于我国北方,是全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两者的糅合,既弘扬了传统剧目,也增加了新鲜剧种,让这部儿童评歌剧能够走出唐山,传播更远,登上全国的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