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创富基石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文化财富周刊头版

第2版
创富基石

第3版
创意营销
  标题导航
他们是创业青年,也是文化新人
迷笛音乐节:打开中国人的狂欢窗口




 中国文化报 >  2012-04-28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迷笛音乐节:打开中国人的狂欢窗口

    ◀上接第01版

    迷笛品牌就是坚持自己的摇滚基因

    对于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张帆很有自信:“十年前,我在做迷笛学校的时候,没有预想到摇滚乐可以在中国发展得如此火热。过去十年的经历,我现在可以乐观地估计,未来十年摇滚的发展肯定会更好,迷笛一定会有更加广阔的盈利空间。虽然竞争在所难免,但竞争可以主动或被动地提高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

    “我们是摇滚音乐节,我们始终坚持摇滚的基因和自己的风格。”这是张帆一直在强调的话。因为“纯摇滚”特性,让迷笛在目前的市场中有清晰的品牌定位。很多国外乐队来到中国的时候,很容易对中国的音乐节感到困惑,名目繁多的活动中,个性不清晰,很难找到对口舞台展现自己,“摇滚”是每年迷笛成功吸引了国外著名乐队加盟的重要原因。“摇滚让迷笛在市场中的识别度比较高,这个标签是迷笛与其他音乐节的主要区别。”张帆说。

    除去知名乐队的青睐,国际广告的投放也考虑到了迷笛这个“纯摇滚”的个性。今年在北京支持迷笛的美国VANS户外运动品牌,就是一个非常强调极限运动和青年文化的公司,他们在调查了3个中国大型的音乐节之后,最终能选择了与迷笛的合作。“因为迷笛坚持的摇滚、鼓励青年人自由的文化与赞助商自己的品牌精神极为相符,因此最终达成了共同推广青年文化、推动青年勇敢探索的文化合作。”张帆说。

    市场是多元的,我从不为乐迷做主

    据2011年英国音乐协会主席的调查报告显示,在英国几个非常知名的摇滚音乐节上,60%的观众认为摇滚音乐节是一个非常好的青年人社交平台,可以结交朋友,获得愉悦。有20%的人是为了音乐节上的知名乐队而来。

    对于这项调查结果,张帆也表示赞同:“我们始终认为,我们在把喜欢的东西告诉大家,希望能找到同类,然后感染对方。”音乐节并非需要观众冲着摇滚而来,他希望在迷笛的场所中,为在场的所有人创造一种氛围,在年轻、自由、放松的气氛裹挟下,让每个人的情感得到充分地表达。

    对很多其他新出现的音乐节,张帆一直都是表示欢迎,更准确地说,在后来兴起的各个音乐节上,张帆常常被邀请作为活动的艺术顾问,对每一个想进入音乐节运营圈的人给予帮助,从前期运营到乐队的联系。“做顾问时,我第一个建议就是不要赔钱。”张帆说,“一个音乐节有自己发展和壮大的规律,当你没有品牌时,盲目地投资,票房就没有保障,势必会让演出的持续性无法保证。同时,因为自身的不专业,让合作商以及器材提供商虚报价格等,都会让音乐节的举办损失惨重、无以为继。迷笛通过12年的发展到现在,是通过核算好成本,控制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从而形成的良性发展过程。”

    如今,迷笛与乐队的演出合约中,会明确地标出出场费与票房之间的关联。“我们承诺如果今年票房涨10%的话,乐队的演出费用也会同样增加10%。”张帆表示,“我们不主张音乐节尚未发展到健康的程度时,让乐队可以漫天叫价。因为乐队演出的费用支付比例过高,必然会降低在服务方面的投入,最终导致观众对音乐节的失望,不利于音乐节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如果音乐节没有人气,演出价格的提高也无从谈起。”

    计算投入和回报比的良性发展,是张帆13年音乐节以来攒下的经验。“不要盲目地涉足音乐节市场,要充分了解和分析好市场的行情,遵照行业标准和付费标准。不要恶性竞争,轻易打破市场标准,盲目地哄抬演出价格。”作为行业第一个创立者,张帆希望能够维持整个行业的一种平衡。“目前的音乐节市场还是‘春秋战国’时期,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一定会达到有序的状态。”张帆有这个耐心继续等待。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