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 强
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民族乐团切实贯彻党中央和文化部的指示精神,以创作为先导、以艺术品质为核心、以市场经营为基础,通过艺术生产结构的调整带动乐团的全面发展。目前,乐团的商业演出已由过去年平均50至60场增加到目前的230多场,经济创收由过去年收入500万元增加到1500多万元,职工工资翻了近三番。
转变艺术创作观念
目前,由于民乐表演团体严重缺乏优秀的新作品,这使得民乐在演出市场上总是处于被动局面。针对这一情况,中央民族乐团调整创作方式,转变艺术创作理念,以市场为基础,不仅创作积累了一大批优秀新作品,而且还通过新作品锻炼和培养了一批年轻的优秀人才,为民乐的时代化发展积累了很好的经验。近几年来,中央民族乐团平均每年新创作品达六七十首,共委约创作新作品200多首。按照合奏、协奏等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独奏、重奏、小合奏等中小型音乐作品的分类方法,委约作品以大型作品3万元至5万元,中小型作品1万元至1.5万元的价格创作。这种创作方法不仅赢得了市场,而且还从根本上扭转了当前民乐在艺术发展道路上的被动局面。乐团近年相继推出的《江山如此多娇》、《金色回响》、《别样的月光》、《中国音色》、《美丽新疆》、《艰难辉煌》、《光明行》、《声诗润珠弦》、《祖国颂》等系列音乐会一经上演,就在全国民族音乐界产生了较好的反响。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中央民族乐团在面对市场的进程中,十分注重人才建设,尤其是培养青年音乐家队伍。乐团通过为演奏家量身定做新作品的办法,使年轻演员们有更多的机会在舞台上展示并得到锻炼。同时,充分利用乐团民族音乐厅这个平台,以周末民族音乐会的形式,使赵聪、李源源、陈莎莎、宋瑶、金玥、詹丽君、朱剑平等一批青年演奏家在舞台上更加成熟,成为乐团业务骨干。
近年来,在文化部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中,中央民族乐团共有20多人荣获优秀剧目奖、指挥奖、表演奖。乐团青年演奏家张辉、冯满天、葛晓天的室内乐组合荣获了2010年国际手风琴比赛室内乐组一等奖;在2011年中国音乐金钟奖比赛中,青年琵琶演奏家于源春、董晓琳、孟霄,二胡演奏家詹丽君分别取得很好的成绩;在上海江南丝竹国际音乐比赛中,乐团代表队荣获比赛二等奖;在首届中国歌剧节中,青年歌唱家刘扬获得表演奖;2012年,乐团冯晓泉、曾格格的《泉释风格》专辑获得中国唱片总公司主办的第八届金唱片奖。
坚持民乐“走出去”
中央民族乐团在近十几年的文化“走出去”工作中,始终以文化使者的身份向世界传播中国和平、友好、和谐、平等的发展理念。同时,乐团多方面研究和探索“走出去”的模式和效果,在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对国外一些演出场所、观众对象、社会文化潮流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国家、民族、文化进行曲目设计。2010年,乐团成功地参加了欧罗巴利亚艺术节演出,并获得了良好的国际影响力。2011年6月,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十周年庆祝音乐会上,乐团根据俄罗斯广为流传的民间音乐《卡丁卡》、《货郎》、《鲁斯兰与柳德米拉》重新设计改编成民族管弦乐,令俄罗斯观众更加喜爱中国音乐,对乐团精湛的表演给予了热情赞扬。2011年8月,乐团首次以中国音乐家的身份参加了第91届奥地利萨尔茨堡音乐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