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艳飞
昨夜已开始飘雪,清晨醒来的第一个念想,便是雪。窗外,此时一定是雪的世界吧。
想起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绿酒红炉,本是家中平常的东西,但在夜幕渐浓大雪沉沉欲降的严冬,它们却给人以温暖和慰藉。天寒地冻的日子,有朋友思念,被邀前去对饮,无不让人怀想友情的温馨和可贵。这首小诗亲切而饶有情趣。捂在暖和的床上,我能感受到这句话里深深裹着的妥贴的温暖。
绿酒、红炉和白雪,色彩搭配明艳,摄人心目,是这个季节里最好的景致。守住这样一幅美景,便是围堵了一层厚厚的温暖。这样的温暖,是冬日里必不可少的。只是,世人忙于应付,喜好带面具上路,留于表面的寒暄,很少有人能真正地静下心来宽慰和关心对方,那抵达心灵的感动之泉早已如一潭幽池,再难激越。
在这样的清晨,恋床的贪念,瞬间转化为去倾听窗外一切声音的欲望。于是,继续窝在温暖的床上,任思绪的双翅飞向窗外,去聆听雪花洒落在地的声音……
听,柔柔碎碎的声音,如少女的细语透过明净的窗棂,拂开纯棉白底的印花窗帘,萦绕在耳边,飘扬在清晨那缕缕灰白的柔波里。
听雪,是在欣赏一首歌,一首纯净的歌。那白色里氤氲着白丝绒柔润的气息,如清晨里花蕊叶尖上的露珠,清朗明净,透着迷人的恬淡与宁静。雪来自遥远的地方,那里有着深情的蓝天,有着悠闲白云,也有着伤人眼目的尘土,雪却能将凡人厌弃的污垢紧紧拥抱,携手飞越千百里的距离,化为晶莹剔透的雪花来到我眼前。
雪花是如此的美丽,她踏着《诗经》里的情思和旷野一般的率真与赤裸的步子而来,是唐诗宋词间的温婉柔美回放至人间的优美的散文曲,那细密的漫天飞扬的舞步,流淌为净化心灵的摇篮曲,是圣洁路上朝圣者一步一叩首空灵纯净的回音。
窗外的雪,轻轻地落在小径,落在房舍,落在花草,落在树枝上,不像北方的雪,来得过于浓墨重彩,铺天盖地,厚重十足,而似爱美的女子,即便在严冬也不想让自己衣着臃肿而隐去了曼妙的身姿。
窗外的雪,有着江南女子的柔美、轻盈和矜持,袅袅落脚于田野山涧,驻足在小桥流水旁,小径花丛里依稀可见小草尖尖的角,月桂树依然有着绿的醉意,而那高高的庭院中,幽深的古巷里,那一把把淡黄的油纸伞上,定有着杏花雨温婉与娇媚的一颦一笑吧?着实让人迷恋。
那雪的美,不是落入尘世中的凡,更不是隐藏在烟柳深巷中的俗。它有如爱人的眼神,透着恋爱时的澄澈明亮温柔,让你忘记世间一切忧烦悲苦,让你忘记岁月这把利剑还在摧残着女人的容颜,让你看着那个撑着花伞的美丽少女婀娜的背影依依不舍。
有雪的日子,是一枚盖有戳印的邮票,不管走多远多久,都会回归到你的手心。儿时的乡村,下雪的冬日,在杉木树皮覆盖的屋檐下,会挂满一串串透明的长短不一的冰坠,极像一曲五线谱在跳跃。童年的眼睛和双手,总按捺不住对这幅画面的诱惑,会踮起脚尖伸出小手去摘,再放入口中“咯噔咯噔”几下,便将一根冰坠吃进肚子。偶有不小心,冰坠会掉落屋檐下的水沟,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转瞬破碎。那时,心里总不免一阵心痛。透凉的冰雪让幼小的我们吃出了冬日的温暖,而破碎过后的心痛,又让童年的手心里多了一份珍惜的名片。
从落花而知大地有情,从葬花而知无常苦空。听听那雪,那声声清静似无的声音里,亦有一种淡淡的悲愁在其中。童年的小肚能吃下包含着污秽的冰雪依然健康欢悦地成长,而现在的我呢?还会不为繁华遮目,浮尘乱心吗?童年的心柔软得会为一根无生命的冰坠的破碎而心痛。而现在的我呢,还会为看到他人的不幸而落泪吗?众多洁白的雪花被尘世的齿轮无情地碾过,没了往昔洁白美丽的模样,而那份洁白却还是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有人说,雨,属于陌路的邂逅,而雪,属于分离后的相遇。美丽的雪花正踏着轻盈的舞步而来,为每个人吟唱一首心中的歌——春之恋。
听完雪的吟唱,我们与春天的相遇,也就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