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特别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谁还在用繁体字?
也说“删繁就简三秋树”
由繁渐简“书同文”
相关链接




 中国文化报 >  2013-03-25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由繁渐简“书同文”
——汉字三次大改变

    从上至下分别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马”字,可以看到汉字由繁渐简的过程。(图片来自网络)

    汉字演变是一个“由繁入简”的过程。其中不仅有缓慢更替的,也有随政治命令突然变更的,后者毫无疑问更具突破性和转折性,其中根源是生产力的提高。

    由大篆到小篆

    周宣王时,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因其为籀所作,所以被称为“籀文”,也称为“大篆”。大篆是在甲骨文、金文等基础上整理得来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由于疆域辽阔,文书日繁,大篆由于文字写法繁杂不便应用;此外,原有七国由于书不同文,写法各异,管理不便。于是,丞相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在大篆和六国古文的基础上,对文字进行规范和整理,制定出了小篆作为秦朝的标准书写字体,统一了中国的文字。小篆和大篆相比,形体笔画均已省简,字数增加。

    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占有重要地位。

    由小篆到隶书

    虽然小篆和大篆相比已经比较简化,但是随着秦朝文书日繁,小篆不便速写,依然费时费力。相传县狱吏程邈在狱中对大小篆的笔法进行改动,作出隶书三千字并呈给秦始皇,得到认可后逐渐推广。隶书和小篆相比,写法上弯转的线条变成了平直的笔画,从无角变成了有角。汉代时,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书体。隶书的出现,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汉代以后,楷书、草书、行书等字体出现,不仅满足了公文和日常需要,还形成了浓郁东方特色的书法艺术。古代印刷术发明后,出现了用于印刷的新字形宋体,在现代又陆续出现了黑体、仿宋等字形。

    由繁体字到简体字

    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屡遭西方列强凌辱。中国知识界认为民智不开、国力衰弱的原因是汉字繁难,成为开启民智的障碍,并提出了包括使用拼音文字等诸多汉字改革方案。但是连年战乱,新文字的实验和推广始终没有在全国铺开。1949年10月10日,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成立,着手改革汉字。1950年7月,吴玉章在全国文字改革协会干部会议上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文字改革应首先办“简体字”,不能脱离实际,割断历史。

    1952年3月25日,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汉字整理组成立,开始着手拟定《常用汉字简化表草案》。此后经过多次改动,《常用汉字简化表草案》1955年10月在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得到大多数委员的认可。

    《汉字简化方案》确定了517个简化字,分4批推行。1956年2月1日,第一批230个简体字和30个类推偏旁正式公布。(边思玮整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