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视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美术周刊

第2版
视野

第3版
美术馆
  标题导航
愚人节的皇帝新衣
留学苏联,一个时代的美术梦
回 声 壁
个 展 秀
再水墨
中国美协部署2013年工作
“第一届全国中国画学术展”亮相军博
油画与摄影里的“东方探戈”
第六届天真者“绘话”艺术展开幕




 中国文化报 >  2013-04-07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留学苏联,一个时代的美术梦

    ▶上接第1版

    苏联绘画里有两个词,一个叫做‘比萨其’,意即‘写’或‘绘’;另一个叫做‘里萨瓦其’,就是‘描’。前者主要指油画,后者指素描。苏联的油画教学其实很强调这个‘写’,一笔下去,不仅要解决形体,还得解决色彩和韵味。而我们光看到他们‘描’的方法,其实是有些误读。”

    中国美术馆原馆长杨力舟对记者说,他对留苏的罗工柳、肖峰尤为熟悉,也曾临摹过他们的作品。他对这种全盘否定苏联美术与苏联美术教育的评判有自己的看法:“对苏联在政治上否了,但不能在艺术上也否了。”侯一民也说:“‘契斯恰科夫’是如今批判苏联美术教育的热门话题,但从苏联素描教学总体上,我倒觉得简单否定是愚蠢的。”

    全山石认为,现在国内美术界有很多学理上的偏见,苏联的学院派教学是非常严谨的,有很完整的体系。对于“契斯恰柯夫这种教育方法傻瓜都可能变成画家”的说法,他分析道,如果是被动过关的,那么就只是画家,如果这一关过得都是自觉的、有感受的、领悟了的,那情形就不同了。所以必须跳出一定局限,从一定的高度,从整个世界的油画发展史来看它究竟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很多人谈苏联美术,认为所谓的‘苏派’是左的,俄国油画是欧洲古典油画的‘二传手’,其实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学术本来很纯粹的,如果把它政治化或加进政治的因素就难说清楚了。”全山石说。

    “这批留学苏联的美术生回国后,由于60年代的极左思潮和‘文革’等政治上的原因,反苏联修正主义,我们这些人被认为是受修正主义染缸染过的,是需要改造的人。改革开放后又开始学习西方,受现代主义的冲击。”张华清说,“我们现在的文化教育,不应该一心只看到西方,好像西方什么都是好的。我们实现中国梦的时候,应该珍惜我们的历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