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版: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会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十艺节”专刊
  标题导航
游心内运 意境天成
造境的求索




 中国文化报 >  2013-10-12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造境的求索
——刘玉泉花鸟画读后(节选)

    刘曦林

    任何艺术都讲意境、讲境界,花鸟画亦然。所以,花鸟画家须有造境的思维和技巧,并因之决定意境之深浅含露、境界之高下宽狭,决定艺术的时代精神。玉泉明于此,且探索有得。他在一篇创作心得中说:“我以为在极重意境的中国画领域,只有把功夫下在创造新意象境界上,探索才有出路。”为此,他尤其重视民族传统审美意识的分析与继承,重视生活源泉中的切身感受,寻求新造境的表现形式,使其花鸟画作品呈现出令人可喜的新境界。

    玉泉的花鸟画艺术有自己独特的境界,我感受最深的便是生命的谐和。在他的画中几乎每一幅都有各种各样的鸟安详地栖息在花木之间,或低声絮语,或欢歌鸣唱,有时鸟儿就那么静静地候着,仿佛在品味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诗情。那各种各样的植物,或枝,或藤,或花,或果,都是那么有秩序地叠陈着,生长着,或浸润着露气,或充满着阳光,好像天造地设的鸟儿们的家园。没有狂风暴雨的摧残,没有凄风苦雨的悲鸣,没有劫掠抢杀的拼斗,一切都是那么和谐地展示着生命的律动。这与其说是动物们的谐和,动、植物之间的谐和,不如说是生命的谐和,玉泉理想中的精神的谐和,这也是他有意识追求的花鸟画的新意象和新境界。他特别推崇“天人合一”的哲学,认为“花鸟画中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一鸟一虫、一石一水都反映了宇宙生命宇宙精神与人类生命、人类精神的高度融合”。那么,玉泉的花鸟画正是他所意识到的“天人合一”的哲学在特别讲求生态平衡的现代社会的折射,是一位现代人的自然观的造型性显现。而这种境界显然是不同于皇家院画的富贵境界和在野文人们的忧愤境界的,而是玉泉所喜爱的、所意识到的现代天人谐和、生命谐律的境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