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还原13个历史真相》
本书为作者研究蒋介石日记的成果精选,全书主要分为抗战时期、国共谈判、战后中国、退守台湾四部分。作者通过引述和研究蒋介石日记及其他相关资料,就相关历史时期蒋介石亲历的重要事件进行了深入详细的分析解说,提出了具有学术价值的观点和结论,如绥远抗战与蒋介石对日政策的转变、蒋介石为何拒绝在《延安协定》上签字等内容。作者杨天石,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杨天石 著 九州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
《爱的故事:契诃夫和米齐诺娃》
今年是俄国著名小说家契诃夫逝世110周年,本书用三种不同的方式讲述了与契诃夫有关的爱的故事。第一种讲述充满私密性,是契诃夫与其恋人米齐诺娃之间的通信,这些私密的情书反映出契诃夫的真性情,让人们看到恋爱中的契诃夫的样子;第二种讲述是剧本《契诃夫和米齐诺娃》,以戏剧的方式重现了两人的交往,属于后来者对先贤及其精彩人生的描述;第三种讲述是契诃夫的剧本《海鸥》,因为米齐诺娃是《海鸥》女主角妮娜的生活原型,这部戏对两人都有着特别的意义。
(【俄】契诃夫 米齐诺娃 著 童道明 译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出版)
《闲暇处才是生活》
“人类的最高理想应该是人人能有闲暇,于必须的工作之余还能有闲暇去做人,有闲暇去做人的工作,去享受人的生活。我们应该希望人人都能属于‘有闲阶级’。”梁实秋的这句话简单地说便是“闲暇处才是生活”,闲暇不仅能使身体得到休憩,更能得到精神上的升华。本书精选了他最有生活味道、最有生活气息的文章,比如《书房》、《下棋》、《喝茶》等散文名篇,文字极富魔力,初看极其平淡,实则字字珠玑。
(梁实秋 著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年5月出版)
《不安之书》
费尔南多·佩索阿,葡萄牙著名诗人、散文家、哲学家,与16世纪的伟大诗人卡蒙斯并称为“葡萄牙文学史上的两座丰碑”。他通过“仿日记”片断体,利用“异名者”的身份进行写作,从第三人的角度观察和审视自我,再现了一个濒于崩溃的灵魂的自我启示。这些碎片化的文字,组成了一幅最奇特的画像,为读者打开一扇窥见佩索阿浩淼哲学宇宙的大门。
(【葡】费尔南多·佩索阿 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
《国人辩论的表情》
本书是作家梁晓声的最新思想力作,分为“不完美的中国”“一个时代的入口处”“中国将如何开始”三大部分,针对当下国情、民情,纵论网络文化、大众情绪、民生问题,分析急剧变化的当下中国的社会现状与中国人的思想状态,呼唤理性提升与人文化育。
(梁晓声 著 中华书局2014年6月出版)
《蟠虺》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刘醒龙一向被视为中国当代“乡土文学”的领军人物,此次推出的长篇小说《蟠虺》,故事发生地却是在武汉这座大都市里,因此很多人将它称为刘醒龙的“转型之作”。蟠虺,是青铜器中一种常见的纹饰,以卷曲盘绕的小蛇形象,组成连续不断的装饰。该小说以春秋战国时期最繁复精美的青铜器“曾侯乙尊盘”为线索,讲述了社会转型期中国知识分子所面临的困惑,并艺术地彰显和诠释了楚文化的历史高度。
(刘醒龙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