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天地玄黄》
这是一本关于1948年的书,其描述的对象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两个时代,一个将亡未亡,一个将生未生,经过殊死搏斗,作为最后选择的结果,是1949年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钱理群正是围绕在“新中国”与“旧中国”生死大决战时刻,各类知识分子的不同选择而发生的极其复杂也极其丰富的社会、思想、文化、心理现象展开论述。该书可看作是一部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史。
(钱理群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5月出版)
《此心安处是吾乡》
本书是季羡林1946年至1947年,从德国回到祖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并在北大组建东语系这一时期生活、工作、社会交往的原始材料。先生生前发表的一些怀念性文章中提到的一些人与事,比如与陈寅恪、胡适、汤用彤、梁实秋等人的交往,在这本日记中都可得到印证。虽然只是短短一年多时间的日记,但涵盖了多方面内容,从中可以看到一个更鲜活、有趣的国学大师。
(季羡林 著 重庆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
《我们应有的反思》
葛剑雄,复旦大学教授,从事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文化史等方面研究,著有《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西汉人口地理》等著作。本书为其思想随笔集。作者年近七十,直面问题,以省思和追问警醒国人。全书以编年的形式,精选作者30余年间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或学术前沿,或畅谈文化,或分析历史迷局,或探讨社会热点,无论何种文字,都带着强烈的思辨精神与深厚的人文关怀,从酣畅犀利中显出学者情怀。
(葛剑雄 著 中信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
《隐形将军韩练成》
本书讲述了一位传奇军人,被誉为“神秘人物”的爱国将领韩练成(1909—1984)的戎马一生。他曾是蒋介石的参谋,与冯玉祥一起参加北伐战争;抗战期间,率部抗击日寇于昆仑关、桂林、雷州半岛等地;莱芜战役里扭转华东局面,在解放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同为宁夏人的宁夏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薛正昌通过搜集各方史料,展现了韩练成从“侍从参谋”到“共和国中将”的历程。
(薛正昌 著 商务印书馆2015年5月出版)
《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
莎士比亚说,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时代高歌猛进,却并不全然美好。面对当下略显浮躁的社会氛围,有那么一群人用自己的方式回应时代。本书中,由“80后”“90后”的编辑、记者发问,就自己的疑惑、迷茫与文艺评论家及画家陈丹青、作家野夫、台湾大学教授齐邦媛等文艺界知名人士探讨,以此思索时代、审视时代,希望能为年轻一代答疑解惑。
(陈丹青等 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
《格特鲁德·斯坦因评传》
她是毕加索的伯乐和挚友,海明威的文学导师和宿敌;她在毕加索为其所画的肖像下创作出具有绝对先锋意义的文学作品;她创立的花园街27号沙龙成为无数名人向往的艺术圣地。她就是格特鲁德·斯坦因,20世纪现代主义先锋人物。一战后的美国文学流派“迷惘的一代”,正是源于格特鲁德·斯坦因对海明威的评价。这本评传既不缺乏逸闻趣事,又没有止步于此,而是深入到斯坦因文学创作的肌体之中,通过细致的文本解读和颇具思辨性的理论分析,将斯坦因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无所畏惧的实验精神充分彰显。
(【英】 露西·丹妮尔 著 漓江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