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美文/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美文/副刊
  标题导航
抗战中的军民鱼水情
底片里的无形之战
高邮熙和巷七十号前的遐思
最后的吼声
太行奶娘




 中国文化报 >  2015-09-02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底片里的无形之战

    郭华悦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我不禁想起了在根据地的那些日子。

    说起来,都已是半个多世纪前的事了。那时,我不过是十来岁的毛头小子,家境贫寒,饭都吃不饱。所以小学毕业后,跟着父亲打打零工,还拉过人力车。钱挣得不多,但总算能填饱肚子。抗日战争爆发后,全民族同仇敌忾,一心抗战。

    其实,抗战虽然是一九三七年全面爆发的,但从我记事起,一直就生活在紧张的气氛中。当时,日本步步紧逼,形势早已千钧一发。蒋介石及一帮新旧军阀忙于混战,攘外先安内,任由日本得寸进尺,却把矛头对准了同胞。可尽管如此,各地的抗日氛围仍一日甚于一日,抗日呼声日益高涨。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对中华民族来说,已经没有了退路,不在反抗中崛起,就在沉默中消亡。身边有不少人,甚至比我年龄还小的,都奋勇加入了抗日的大阵营。看到这情形,我也待不住了。我告诉父亲,要参加抗日,打日本鬼子,为国家、民族尽一份力量。

    我还记得那个晚上,当我告诉父亲这个决定后,父亲沉默了许久,抽着烟,叹着气。母亲在一旁,没说什么,但直抹眼泪。那个年头,从纯军事力量上说,我们和日本鬼子还有着不小的差距。何况,枪弹是不长眼的,很多上了战场的人,不是躺着被抬了回来,就是落下了残疾。更有甚者,许多人从此就杳无音信,凶多吉少。

    所以,每个上战场的人,其实都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其实父亲何尝不想奋力杀敌?只不过家里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父亲只有两个兄弟,都早早去世了,母亲是独生女。所以两家人的担子,都落到了父亲肩上。父亲无法抛下这个家,但他的儿子却告诉他,想去远方,去完成他未能实现的愿望。

    最终,父亲还是同意了。我永远忘不了,父亲和母亲送我离开的情景。父亲默默跟在后头,母亲每跟一段路,就忍不住痛哭。哭了一会儿,又抹干眼泪,继续送我。走走停停,最后当我终于要真的离开时,母亲捧着我的脸庞,泪眼蒙眬地盯着看。许久,许久,母亲才掩面痛哭。我知道,母亲觉得,她的儿子有可能回不来,这可能是见儿子的最后一面。所以,母亲要把儿子最后的面容,深深烙在脑海里。

    离开了父母,跟着同乡来到了根据地后,我本以为,我会和多数人一样,上战场奋勇杀敌,为捍卫国土流尽最后一滴血。但令人失望的是,因为我年龄太小,且从小营养不良,比同龄人矮小、瘦弱许多。所以,组织上认定我不适合上战场,最后把我分到了后勤部,让我管理那些摄影的底片。

    刚接到这个命令时,我愣住了!继而,心里是无尽的失落。不能上战场杀敌,还有什么意思?主管后勤的领导看穿了我的心思,语重心长地说,小子,你可别小看这任务。抗击日本鬼子,可以有很多方式,不一定拿枪杀敌才是最有力的。相机和枪炮同样具有非凡的威力。这些摄影,记录的是日本鬼子在中国种种令人发指的恶行,也记录了中国人的反抗和不屈。这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留给后代的宝贵财产。日本鬼子对此恨之入骨,想方设法要摧毁这些底片。所以,我们的任务很重要!你以为抗日是三天两头就能胜利的吗?这是一场持久战,我们除了必须保证有足够的人上前线杀敌,还得有充足的后备力量,才能在持久战中不败。而你们这些人,虽然今天是后勤,但到了明天,就是战场的主力军。好好锻炼吧,这是你成长中最珍贵的一段日子。只要好好把握,你就能把自己锻炼成明天的主力军!

    这番话,确实激励了我,让我冷下来的心又热血沸腾起来。家里穷,多数孩子连相机都没见过,巧的是,我有一个要好的同学家里很富裕,从国外买来一台相机。我们一起学过照相,所以对相机我挺在行。那时懂照相的人极少,所以听说我会,加上身体条件和年龄不适合上前线,就让我管照相。

    开始照相,我才发现,任务的艰巨一点不亚于上前线。最初,正面战场连连打败仗,后来根据地也有些人心不稳。为了稳定人心、激励士气,我们需要更多正面的摄影,记录下那些激励人心的时刻,鼓舞战士。所摄的人物不仅在敌后根据地,也需要常常跟着战士们上前线,把战斗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下来。

    后来,抗日形势逐渐好转,而我则在锻炼中,渐渐成了一名优秀的摄影小兵。那段时间对我的身体和心理都是极大磨练,我的身高,一个劲儿地往上蹿。领导笑着说,看来用不了多久,你也可以上战场了。

    其实我当时的任务比一线的战士们还要繁重。随着战局进展,对摄影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平日除了完成组织上的任务,我还见缝插针地培训新学员,让他们也和我一样,用照相机记录下战斗的每一刻。

    稳定下来后,我曾托经过老家的战友,给家人捎去一封信。父母得知我的消息特别高兴,托战友带回口信,让我好好为国家做贡献,别担心家里。

    这个过程中,还发生过危险的时刻。有一次,在日本鬼子的扫荡中,我们化整为零、分散到各处。我和一名小战友负责保管几万张底片,任务很艰巨。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注意,我们绞尽脑汁,用尽了各种办法,最后总算化险为夷。如今,转眼七十多年过去了,每当想起这些往事,我都心情激动,我为我当时的选择由衷地感到自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