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剧目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激活传统 张扬青春
鉴别 扬弃 求新
英姿明丽 花团锦簇
别具一格的大破天门阵
在继承中创新
婺剧不老
薪火相传穆桂英




 中国文化报 >  2015-12-11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具一格的大破天门阵

    薛若琳

    婺剧《穆桂英》(编剧姜朝皋,导演童薇薇、陈美兰,主演杨霞云、楼胜),是京剧和一些地方戏都有的题材。此戏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现将婺剧《穆桂英》与京剧《穆柯寨》做一些比较分析。

    一、关于穆桂英出身。京剧说她是将门之后,其父受奸臣诬陷罢职,她从此占山落草,专与宋朝官军作对。婺剧说她是“边陲小族一孤女,战乱之中苦流离”,辽西总兵收留了她,并认为义女。可见,婺剧中穆桂英的出身,比京剧中的穆桂英更坎坷一些。

    二、关于穆桂英的姓氏及穆柯寨的地望。京剧说穆桂英姓穆,居穆柯寨。婺剧也说她姓穆,但未必是她本姓。因为桂英的义父罢官后带她回到穆柯寨,可见穆柯寨不是穆桂英祖上所居之地,而是她义父祖上所居之地。穆桂英拜辽西总兵为义父,可能是改为义父之姓。那么,穆柯寨在何处?京剧说穆桂英世居山东穆柯寨,那里有降龙木,此木能破辽邦的天门阵。杨宗保为取降龙木,由山西跑到山东,路途是逆向行驶。婺剧未明言穆柯寨在何处,但从杨宗保去五台山请五伯父杨五郎搬兵救援其父杨六郎(杨延昭)来看,穆柯寨似在山西。从历史记载来说,当时杨家将镇守在雁门关(属宋之代郡,今在山西北部),如按杨家行军路线推测,穆柯寨当在雁门关通往五台山的路上,穆柯寨应在山西而非山东。

    三、关于穆桂英统兵到辽西与谁作战。我们不妨举些唐诗做说明。唐代诗人金昌绪有《春怨》一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首诗是说少妇在闺中思念她远征的丈夫,可见辽西有战事。唐代诗人高适的《燕歌行》中云:“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杀残贼。”大凡唐诗中所称的“汉家”,乃是诗人托借之词,“汉家”即是“唐家”,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一诗作证:“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其中的“汉皇”实指唐明皇。关于辽西战事,也有唐代诗人沈佺期的《古意呈乔补阙知之》中云:“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唐宋时辽西为契丹、库莫奚和东胡所据,此与婺剧欲大破辽邦天门阵相吻合,尽管天门阵不在辽西。

    四、关于“破阵图”与“降龙木”。京剧中说宋将杨宗保率一队人马去山东取降龙木,此木能破辽邦萧天佐布下的极其特殊的战阵——天门阵。但穆桂英所掌握的那张极其复杂又充满神奇色彩的“破阵图”是怎么画下来的,不是反复乔装打扮深入辽营,断然不能熟知萧天佐的战阵布局。婺剧在改编时,似乎交代得简单一些。京剧《杨门女将》中穆桂英为了破西夏之党项兵,就有“夜探葫芦谷”一折,其中采药老人为她提供很多夏兵的线索,她又亲自考察了宗保战死的地点,总结了经验,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五、关于两剧的“大破天门阵”。此折为重头戏。京剧是抬出降龙木,降龙木在破天门中的神力,不容易看到。但京剧中的武打,翻滚跌扑,是京剧的强项,穆桂英、杨宗保的功夫都得到充分展示,尤其是穆桂英扎大靠,弯腰之后背耍枪花,是一绝。婺剧是抬出“破阵图”,在“破阵图”的引导下,宋军大破辽邦的天门阵,而且婺剧重群舞,十几位杨家女将清一色地扎大靠,就凭这个阵势就很有观赏性。杨霞云武功很好,她饰演的穆桂英亦是弯腰后背耍枪花,耍得很好。总之,婺剧的“大破天门阵”以满台的气势夺人。应该说,京剧和地方戏各有千秋。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中国剧协顾问、中国戏曲学会执行顾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