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理论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全国地方戏优秀中青年演员汇报演出“一剧一评”(三)
敬畏经典 初心不改
融注心血 亮彩氍毹
苟利国家生死以
晋剧《红高粱》的创造性




 中国文化报 >  2016-01-12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融注心血 亮彩氍毹

    天津河北梆子剧院《徐策》剧照

    李  慧

    《徐策》脱胎于《薛刚反唐》和《徐策跑城》,是天津河北梆子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王伯华代表作之一。在纪念王伯华诞辰80周年之际,剧院决定排演这一剧目,以回报喜爱河北梆子表演艺术的戏迷朋友,以及一直支持河北梆子事业发展的广大观众。

    王伯华有幸跟随京剧麒派创始人周信芳学习,并得到过山西省蒲剧艺术家张庆奎的悉心传授,掌握了诸多艺术精髓和人物刻画、表演技巧,在此后的艺术生涯中,王伯华把翅子功中的左右单转翅、双翅前后转、鸳鸯转翅等运用得炉火纯青。上世纪60年代初,王伯华又跟随张庆奎去了太原,按照蒲剧的唱、念、做、舞原样,学会了蒲剧《跑城》,回津后,得到著名琴师郭筱亭的帮助,将这出戏改为河北梆子。王伯华扮演的徐策,既保留了蒲剧原有的质朴特色,又融汇了京剧麒派艺术丰富、优美、细腻之所长,还不失河北梆子剧种的风格。尤其是城下跑圆场那段戏,他演得干净利落,富于节奏感,既表现出剧中人物激情饱满的心理状态,又注意到人物年迈衰老的外部造型,形体动作与内心体验达到协调一致。戏中唱腔设计新颖别致,并在演出中不断加工锤炼,精益求精,逐渐完善。它也成为王伯华艺术创作的代表作,得到观众的认可,王伯华也被称为河北梆子植创麒派表演艺术的先驱。

    王少华是王伯华之子,现为天津河北梆子剧院一级演员,他承继父亲的衣钵,为弘扬河北梆子艺术孜孜以求。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面向更广大的观众群体,以弘扬河北梆子艺术为目的,王少华和天津河北梆子剧院的创作团队一起,查阅了许多史料,潜心钻研,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剧本,情节设计更趋合理、紧凑,在保留原剧表演精华的基础上,设计了更适合演员发挥的舞台情境,在唱腔上也做了改革创新,把戏易名为《徐策》。

    为突出该剧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剧院特约导演赵德芝整理剧本并担任艺术指导,本剧院小百花剧团团长张卫星担任艺术总监,优秀作曲家刘可晨为此剧设计音乐创作唱腔。国家一级演员冯卫和优秀青年演员张翠香饰演徐夫人一角,花脸演员田辉饰演薛刚,纪鸾英由张元杰饰演,丑角演员齐大鹏饰演老家院,臧继伟饰演奸臣张泰。为了增加观赏性,该剧还加强了武戏场面“韩山点兵”,全体武功演员全梁上坝,由陈啸、吴亚楠扮演薛蛟、薛魁,舞台显露繁难技巧,增加了剧场效果,并请优秀舞台美术设计刘伟通盘考虑全剧舞台处理。在天津和上海等地的演出赢得观众的肯定,该剧经过专家观看、研讨、反复修改,已逐步成熟,是一部凝聚两代人心血的剧目。

    值得一提的是,正在此戏排练的紧要关头,王少华的母亲天津河北梆子剧院老艺术家金莲茹患病住院,为了不影响排戏的进度,金莲茹老人坚持不让儿子请假照顾自己,临终前仍然以“戏大于天”的无私敬业精神教育儿子,正是母亲这样的为艺术献身的精神,坚定了王少华追求艺术真谛的信心,也感动了梆子剧院的众位同仁,大家都有一种排好戏、不辜负老一辈艺术家期望的默契,从演员到乐队、从剧务到舞美,每个人都热血沸腾,满怀工作热情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和谐、发展、精益求精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徐策》一剧承载了两代艺术家的梆子情,荟萃了两代艺术家的表演精华,希望它能够在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大潮中破浪腾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