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科技史上,我国古代科技曾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不仅拥有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而且拥有高度发达的天文学、医学、建筑学、生物学、化学……这些学科既互相关联,又形成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传统中医药正是在这种科技环境中茁壮成长起来的。
中医,作为一门科学,它的形成不仅需要积累大量的医疗经验,而且有赖于人们对自身与整个自然界的关系达到一定的科学认识水平。在这方面,天文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为人们提供了一幅最宏大而直观的宇宙图景。中医注重天文学,在于弄清天与人之间的关系,结合人的生存大环境来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及预防疾病的规律。《黄帝内经》中讲:“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湿燥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人如果不能积极适应天时及节气的变化就会产生病变,而其防治疾病的原则自然就可以从中推导出来。因此,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离不开古代气象学的成就。
中医学中还包含着许多生物学知识。植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种属类别、遗传变异和功能作用,中医的药疗和食疗主要建立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之上。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医第一部完整的药学专著,记载有365种药物。在药品之下继而说明其气味、出处和主治等。其中指出了植物的根、茎、花、实入药,其药效不同,采药、制药和用药都要注意药性,采药还要注意时间、地点、真伪和干燥方法。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历代医家又新编了诸多本草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共收载药物1892种,是一部集中国古代本草之大成的著作。该书将药物分为16部62类,在药物分类学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创造了当时的世界水平。
在传统中医药中还应用了丰富的古代物理学、化学知识。比如,南宋医家严用和讲述过用磁石医治耳聋的经验:磁石塞入耳中,口腔内含一块铁,这样耳朵中就会听到声响,并逐渐恢复听力。
可以看出,中医药学同其他古代的科学技术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上述我们所提到的这些例子,也只是挂一漏万而已。中医药学的发展繁荣,正是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古代科学技术的结果。今天,要振兴和发展中医药学,也应当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使中医药学走向新生,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