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经济需要可持续和规模化
网红经济的商业模式和市场业态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的新经济诉求。相比较传统实体经济的结构调整所带来的经济下滑压力,网红经济和其他互联网产业正在共同托起新兴经济产值。因此,对于网红,首先需要我们少一些偏见,多一些发现价值的眼光。网红不是炒作的代名词,当网红遇到了资本,遇到了开放的创业环境,其成为消费经济的增长点是水到渠成的。
然而,尽管网红经济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但是一时的繁荣并不代表此类新业态可以一帆风顺。任何风口的形成都会有投机泡沫的存在,“无泡沫不欢”是很多昙花一现的互联网经济现象的共同特征。有泡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沉浸在泡沫编织的温床里。事实上,网红经济必须克服一个最大的难点:可持续增长和规模化发展。虽然能否将受众的好感度转化成消费率是网红内容以外的功夫,但是缺乏踏实的内容创作会成为网红经济持续增长和健康发展的最大绊脚石。当今社会,人们使用信息工具的效率和信息传播速度日新月异,粉丝的无厘头追捧也在回归理性,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有极其深入人心的网红原创内容,否则很难杀出重围,成为真正持续盈利的网红经济。
总之,网红经济是一种快速崛起的新生事物,全社会理当给予足够的包容。只有在一个理念开放和商业规范的环境下,网红经济才能走得更远,才能涌现更多顺应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商业形态。(来源:《经济参考报》)
呼唤改变全球贸易规则的“互联网力量”
在前不久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作为中国企业界代表呼吁,用互联网的力量,把全球各类企业和消费者连接起来,破除现存的贸易壁垒和制度分割,让更多年轻人、中小企业和发展中国家成为全球化的真正受益者。
短短几年内,“互联网力量”在中国高密度聚集、高速度发展,涌现出腾讯、阿里巴巴等一批世界级公司,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应当说,互联网经济所提倡的“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精神,正凝聚为中国商业社会的高度共识,也是中国企业家提出全球性贸易构架动议的土壤和根基。经过多年耕耘,中国互联网企业已不仅注重做大做强,还对全球性议题保持关注和思考,进而提出自己的理念构想和制度框架。
事实上,建立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反对一切形式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正是中国作为国际大家庭成员的一贯主张。这与“互联网精神”一脉相通。全球贸易体系和规则不能成为某些国家恃强凌弱的大棒、以邻为壑的工具,或者行业巨头的私器,而应当因时因势而变,反映当前国际经济力量变化,让更多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获得更公平的发展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正如中国倡导建立亚投行、金砖银行等国际机制时所强调的一样,建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全球贸易新规则,也并非要另起炉灶或者颠覆整个框架,而是重在剔除现有体系中低效、冗余的部分,放大互联网技术与生俱来的扁平化和通联优势,让“互联网力量”转换成为真正驱动全球经贸长远发展的正能量。(来源:新华网)
分享经济的创新价值
分享经济是指个人通过互联网平台把闲置的资源提供给需要这种资源的人并获取相应的报酬,让闲置资源创造新的价值。分享经济通过互联网把个人零散的闲置资源有序地组织起来,促进了闲置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近年来,分享经济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平台可以消除资源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资源提供者发布信息、资源需求者获取信息都非常方便。二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头闲置的资源越来越多,许多人都有才艺和空闲时间。三是随着个性解放,人们对工作、就业观念的转变,许多年轻人不喜欢成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而喜欢成为自由职业者,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分享经济与传统经济有很大的不同。在传统经济中,人们拥有并独占某种资源,不与他人分享这种资源。而在分享经济中,人们对某种资源拥有所有权,但可以把资源的部分使用权出让给他人以获得经济利益。一个人独自占有超过他实际需求的财物是一种浪费,而分享经济减少了这种浪费。因此,从经济角度看,发展分享经济有利于盘活存量资源,促进要素流动,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路子。从社会角度看,发展分享经济有利于促进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发展分享经济可以为一些失业者用闲置资源换取收入,改善生活;为一些低收入者提供兼职就业渠道,增加个人和家庭收入。(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
(木 岩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