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 忽
在这个剩男剩女大行其道的年代,面对婚姻这一严肃命题,不仅相亲类节目极不严肃地火了一把,连热播电视剧也搭上了这班顺风车。或许因果应该互换一下,正是因为电视剧选择了大龄未婚青年的题材,才具备了热播的可能。
这不,号称“中国首部严肃反映女性晚婚现象,探讨剩女们面对人生、事业、爱情、家庭时复杂而又微妙心态的电视剧”《晚婚》,虽然去年底就已在几个地方台上映,但显然没有赶上好年景,实在是《潜伏》、《蜗居》等年度大戏的光芒太盛,让《晚婚》空有生不逢时之叹,其热播之可能性与随之而来的街谈巷议一拖再拖。
终于在最近几天,《晚婚》相继进驻北京电视台、天津电视台等频道的黄金时间,得益于大男大女话题愈演愈烈的舆论环境,这部故事情节纠结的电视剧终于找到了让人揪心的肥沃土壤。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5个女人呢?台子不是要被砸了?《晚婚》把阴盛阳衰的故事夸张放大,它让5个女人——奶奶、妈妈、小姑和两姐妹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一老妪,一中年妇女,还有三个大龄文艺女青年,光听这家庭成份就足够吊人胃口。
38岁仍待字闺中的小姑,与大步流星奔“三张”的两姐妹各有不同的情感困惑,但奚美娟饰演的单亲母亲徐家蓉比她们本人压力还大,不停催促她们早日成婚,然而这美好的愿望一一落空。
为迎合家长的愿望,两女儿半自愿半被迫地走上“闪婚”之路,过程鸡飞狗跳,结局鸡飞蛋打。小姑子当了第三者,转正未遂,两个女儿也不让人省心:“我家老大,是我最心疼的,折腾到现在,被个穷小子给甩了,我家老二呢,找了个农村的,我们家倒贴了钱,也没嫁出去,现在倒好,人家玩起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你说我怎么办哪,我总不见得把我婆婆嫁出去吧,她都八十了。”
故事最后,该结婚的一个没成,反倒是徐家蓉玩了一把黄昏恋,成功走入婚姻殿堂,让人大跌眼镜。真正印证了《晚婚》里那句经典台词:“我觉得这结婚吧,就跟这人类的太空行走差不多难。”
如果仅以剩女的情路发展铺陈故事,很难支撑30多集的剧情,《晚婚》不失时宜地加入了买房、赡养老人、医疗、事业发展等诸多让全社会有切肤之痛的话题。事实上,徐家蓉对两个女儿的逼婚,也是基于种种现实因素的考量——需要一个性别为男的家人摆平跟自己抢店面的小混混,需要一个有能力的女婿在婆婆住院时撑起一片天……生活的鸡毛蒜皮、柴米油盐,哪个都得你向它妥协。
“我怎么进步啊?我当年就被提前内退了,拿着那么低的退休金在外面自己干,风里来雨里去的,可我改变什么了?到现在我这药费还没报销呢。社会进步是快,高楼大厦,汽车洋房,可哪一样跟我有关系啊?我倒想跟着一块进步呢,可人家不带我玩……”徐家蓉纵有满腹辛酸无奈无助悲哀,却不妨碍她生活的达观和平淡。
所幸,三个大龄文艺女青年都保持了上佳的风度和最后的警醒,没有寻死觅活的老套分手情节,没有草率成婚而跻身怨妇行列。《晚婚》没有安插一个皆大欢喜的俗套大团圆结尾,但看到最后,你会觉得剩女剩得那么理直气壮,不合适,毋宁剩,俨然成了《晚婚》的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