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深度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深度报道

第4版
地方文化
  标题导航
风雨兼程:共享工程的八载拼搏与奋进
初创之时
资源之艰
构建通途
创新服务
未来之问
有这样一支队伍
看他们如何消除数字鸿沟




 中国文化报 >  2010-08-25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服务

    安徽省太湖县共享工程走进农村服务百姓。

    信息化“启蒙运动”  从自家人做起

    共享工程的出现,使得一大批电脑、服务器、投影仪等现代信息设备进入了图书馆、文化站,特别是乡村和社区的文化活动室。正是依托共享工程,许多常年无一分购书经费、更无缘于电脑的基层图书馆,建立起设备齐全、条件良好的电子阅览室。有不少农民群众就是在这样的电子阅览室,第一次接触到了所谓的“电脑”。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组副组长、北京大学教授李国新称:“2008年与2005年相比,我国县级图书馆馆均计算机拥有量增长了77%,独立网站增长了73%,可以说,共享工程使许多基层图书馆一步跨入计算机和网络时代,创造了基层图书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中国模式’。”

    但有设备,有网络,又有着不断更新的数字资源,是否意味着共享工程已经能够顺利地发挥效用,使老百姓得到实惠?

    事实上,在广大中西部农村地区,电脑、图书馆距离普通农民的生活还相当遥远,试想,一个对“网络”“信息”等名词毫无概念的老百姓,又如何理解得了共享工程消除数字鸿沟的宏愿呢?

    此外,在基层从事共享工程服务工作的人员大都来自各级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且多为兼职,在时间和资金均难以保证的情况下,一些人的主动服务意识并不强烈。而许多偏远地区的工作人员甚至从未接触过电脑,对资源接收、设备维护等技术活更是“两眼一抹黑,啥也不懂”。因此服务点无人管理、无人使用的现象并不鲜见。

    看来,共享工程的信息化“启蒙运动”,还得先从自家人入手。

    尽管许多地方的初级“扫盲”工作——设备使用、资源获取方法在建立服务点时就已做过,但为了基层能够与时俱进、更好地开展服务,2008年初,管理中心还是成立了专门的培训指导处,每年划拨2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经常化的分级培训。现在,培训处的工作已经分门别类、井然有序地开展起来。

    据管理中心培训指导处处长刘刚介绍,仅今年1月至6月,他们就先后举办了7次网络培训,内容涉及设备远程管理、云计算、网页设计制作、进村入户等方面,有近5万人次参加。“网络培训覆盖广、成本低、安排灵活,得到广大基层工作人员的欢迎,也是我们现在的主要培训方式之一。”

    与此同时,面授式的培训、下发自编教材和学习光盘、案例光盘,组织全国性的知识竞赛,也成为共享工程分级培训的重要手段。“我们已经编写了5种教材,县、乡、村各级都已经有了结合实际编写的实用教材,为了方便理解,很多教材还同时配发了操作光盘,基层普遍反映说简明易懂,比较实用。”刘刚说。

    移播宝的故事

    随着基层工作人员对共享工程意义的深入了解以及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共享工程的服务质量也有了大幅提升。

    横幅、广告招贴、传单、联系卡……为了让百姓们了解和走近共享工程,基层工作者们可谓绞尽脑汁。云南省更是办起了“农文网培学校”,依托服务点,长期开展电脑、农业科技等各类实用技能的培训,深受当地农民的喜爱。

    由于条件所限,在更多的地方,送资源下乡仍是共享工程服务群众的主要模式。为了让老百姓常常能享受到文化大餐,基层工作人员想了不少办法。最常见的就是在田间地头、露天广场使用投影播放各类专题片和电影,尽管已经是最便利的方法了,但工作人员们仍然需要带着电脑、音箱、投影仪,扛着幕布下乡,十分不便。“乡下的路一般都不好走,颠颠簸簸的,再加上电压常常不稳,容易损伤设备,尤其是电脑,说实话,我们心里都挺怵的。”一位常常下基层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过现在有了移播宝,比以前方便多了,我们下乡的积极性高多了!”

    这位工作人员所说的“移播宝”,其实是一种移动播放器,比普通硬盘略大,无需电脑便能通过投影仪、电视机直接播放,可存储250G至320G的数字资源。2006年,这种播放器刚上市,就被管理中心的技术人员给“盯”上了。携带便利、操作简单、存储量大、数据随时可更新,不是正好符合送资源下基层的要求吗?很快,管理中心专门定制的40台移播宝就下发到了5个试点省份,“效果特别好,我们马上就进行了全国推广,这个播放器原先是企业作为家用媒体终端研发的,结果没想到在我们这儿派上用场了。”管理中心的一位技术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1万余台移播宝在县、乡、村广泛开展服务。这批为共享工程专门定制的移播宝,不仅能够记录资源的播放频次、播放时长等信息,还有保护资源不被外泄的身份认证功能,受到了基层工作人员和百姓们的一致欢迎。

    移播宝在2008年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大显身手,走进受灾群众的帐篷,走进群众广场,走进受灾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转达全国人民对灾区的关怀,宣传地震及自救知识,辅导群众灾后防疫,抚慰心灵,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鼓励群众自强不息进行灾后重建。其实,除日常服务外,每逢国家重大活动和重要节日,共享工程都会举办遍及全国的特色活动,比如“文化共享长征行”“文化共享奥运行”“文化共享世博行”“学双百、读好书、迎世博”和贯穿2009年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还有春节系列,比如“双奖好戏送下乡”“乡风文明好戏来”“文化共享幸福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